“儿童邪恶动画”是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!
第1880期文化产业评论
寒假临近,在动画片向假期中的孩子们招手的时候,《小猪佩奇》《天线宝宝》《艾莎公主》等被推上风口浪尖。在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上架的这些动画片里,出现了一些看似正常却格外诡异的“番外”系列。仔细看你才会发现,舒缓的音乐背景下,我们熟知的卡通人物居然在做一些莫名其妙甚至令人作呕的事情——“粉红猪小妹在剪乔治的手指”“米妮把米奇的耳朵割了下来”……在这场浩大的声讨中,诸如此类的儿童动画“番外”系列被缚在正义的审判席上,面临重惩!
来源 | 文化产业评论综合
编辑 | 梁鑫
事情的缘起来自于微博用户“肉呆大魔王”的一篇文章:《一群变态锁定观看YouTube的孩童,我以前为他们工作》,里面翻译了一个 Reddit 用户的自述:他以初级动画师的身份参与了一个动画公司影片的工作,把一些儿童熟悉的卡通人物,比如米老鼠、小黄人或者《冰雪奇缘》中的形象包装成暴力或软色情内容。
不想,一文激起千层浪。更多细心有责任感的网友自发加入了这场起底变态动画的战斗中,于是大家在优酷、爱奇艺、百度视频等各大网站平台都发现了类似作品竟也在播放流传。
粉色童年遭遇暴力文化的狙击
自呆萌的《小猪佩奇》被CCTV和各大视频网站引进以来,它每个月创造了近10亿的点击量。可曾想,那个带着我们一起“踩水坑、学猪叫”的可爱佩奇,在所谓“邪典动画”里被黑化成了另一幅面孔:他长着尖尖的獠牙,嘴里叫嚣着“暴力、血腥”的脏话。
然“邪典”为名,“邪恶”为实。
尽管,“邪典”最初源于一种电影风格——邪典电影(Cult Film)。“邪”字看似赋予其绝对的黑色意味,其实并不准确。“邪典电影”包含着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青年亚文化,其中暗含反叛精神,作品的价值观往往是反抗主流。虽然不乏暴力、血腥的内容,但以偏概全以为“邪典电影”均是暴力、血腥和色情的影片,是有失偏颇的。
所以,目前流传的“邪典动画”,准确意义上应该称之为“邪恶动画”。邪恶动画最令人可怕的,是其以儿童熟知的经典卡通角色:米老鼠、小猪佩奇、艾莎公主、蜘蛛侠为主角,经过隐晦的“二次创作”后投放到网络平台。其内容呈现的只有集中化的“恶”,将暴力、色情、恋物癖和厕所幽默等低俗内容灌输在动画形象之上。
不仅如此,儿童向文娱市场的其他领域也遭遇暴力文化的狙击——“僵尸新娘生宝宝”“安娜生孩子”“安娜脑部手术”……在7k7k小游戏和4399小游戏网站上,有人注意到,如果输入“艾莎公主”等人物名词时,无法搜到任何内容。但如果搜索“生孩子”“手术”等关键字就能找到多个同类游戏。而在“车祸救急”这样的游戏中,玩家则可以任意选择人物,如选择一位老爷爷行走在路上,之后被一辆摩托车撞倒,画面血腥。
令人最痛恨的是,于无形之中伤害孩子的偏偏是这些曾经最令他们信任的卡通伙伴。
违禁舶来品何以“偷渡”至中国?
据科技网站Verge报道,儿童版YouTube于2015年正式上线,一推出就受到家长热捧,每周观看次数超过1100万。该应用会通过算法,自动抓取YouTube主站点上适合孩子观看的内容,其中多为迪士尼卡通等少儿节目。YouTube方面也承诺,这种数据运算并非一次性,而是多层过滤,并且在上传APP后还会受到持续监控。
然而,这种自动抓取的算法,还是为这些“邪恶动画视频”的流传埋下了祸根。这类视频上传者利用算法的缺陷,极易成为漏网之鱼,然后在儿童版APP上肆意妄为。
另一方面,“邪恶动画”绝对是有预谋有组织的。此前有个最为臭名昭著的儿童动画事件“Elsagate(艾莎门)”,这个词可以追溯到 2016 年 6 月,英国《卫报》报道了YouTube频道《Webs and Tiaras》,该频道视频内容为成人演员打扮成蜘蛛侠、艾莎公主、米老鼠等形象做出荒谬违背伦理的行为,其中还不乏一些孩子的客串。
直到2017年11月,YouTube才有所行动,宣布删除了超过50个频道、15万个视频,进行了大规模的删除和封号处理。
然而网络的无界性,还是让“邪恶动画”蔓延至我国。国内视频平台的“邪恶动画”中出现了中国面孔,甚至还在线下形成了暗黑产业链。经查,一个名为“欢乐迪士尼”的视频账号,曾向各大视频网站推送多部邪恶动画。
1月22日,在广东省及广州市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的协调下,广州市公安、文化执法等部门对“欢乐迪士尼”账号背后的主体“广州胤钧贸易有限公司”进行了执法检查并调取了相关证据。
同日,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发布清查声明,腾讯视频、优酷、爱奇艺等各大平台相继对这类视频和账号进行了删除下架。腾讯声称已下架涉儿童邪典原视频 1464 条、23 万存疑视频,撤回复审53万余条视频,封禁恶意账号621个。微博则称已永久封停上传帐号87个,禁止有害上传及屏蔽搜索关键词4755个。
「电子产品陪伴式」的孤独正在杀死我们的童年
“邪恶动画”这样潜移默化的精神污染,不由得让人想起格伯纳曾提出的“涵化理论”。长期的“电视暴力”对儿童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,那些长期沉溺在电视所塑造的符号现实中的孩子,对于这类危险和暴力的行径习以为常,“容忍阈值”降低,甚至习惯和对此上瘾。
英国Mediacom网站对8-12岁的儿童持有联网设备的比率做过统计,报告显示2017年8-12岁孩童的手机持有率达到了66%。陪伴孩子更多的,不是父母,而是ipad或者手机,而它们“陪伴”孩子的时光,相对于电视来说更加密集和持久。
通过像素屏幕感知着世界,电子产品成为孩子们社会化的主要来源,也塑造着他们的“人格”。
近年来,社会报道曝光了不少诸如“5岁女孩撑着雨伞跳楼,9岁男孩用平底锅把同伴砸伤”等,因孩子模仿动画情节发生意外事故的新闻。可见,国产动画患上“暴力依赖症”在我国的儿童文娱市场中已经比比皆是。
尽管动画作品中的暴力对抗,容易制造出画面感、戏剧冲突,使得作品充满笑料。但如果只是单调地依靠制造暴力冲突来增强动画片的看点,则是创作者创意乏力的偷懒表现,动画片的世界五彩斑斓,彻底拿掉暴力画面一样无损它们陪伴孩子度过美好童年。
冷冰冰的算法时代,儿童动画该由谁来守护?
生活与科技骨肉相连的时代,技术成为了灾难的传播者。对于孩子来说,他们可以盯着屏幕看一天,算法的无孔不入,会让他们所接触的世界愈发窄化,让“邪恶动画”的浓度上升,危害程度不言而喻。“个性化”的定制,带来的是对孩子们的累积伤害。
要知道,“儿童邪恶动画”,并不是这两天才刚出现的新怪物。
流量之恶,是资本之恶,是人之恶。科技本身没有善恶之分,其使用者才应该对恶负责。将人的罪恶归咎于流量之恶,不接受,也不原谅。
除此之外,当务之急应是推动平台切实优化监管方式,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审查监管,从源头尽可能过滤掉这些邪恶影片。与此同时,国外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。YouTube有专门为未成年儿童开放的版本YouTube Kids;Netflix设置了专门的儿童锁;国外的电影、动画片和影视剧设定了影视分级来保护儿童,尤其在这一层面,确实值得国内视频平台学习和改进。
最后,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,监管为什么总在舆论之后才跟进?
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
文化产业研究所
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
见识•态度•深度
交流/报道/约稿/咨询/合作
加微信号:7759813
邮箱:whcypl@126.com
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笔记本
了解更多
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
了解更多
实习•兼职•投稿,请点“阅读原文”